3 整车制动安全性能分析
3.1 制动效能分析
3.1.1 制动时间t
制动系统可作简化:制动时间由两部分组成。其一:辅助时间t1,为制动管路气压由0上升到90%**压力所消耗的时间;其二:为制动持续时间t2。
1)制动辅助时间t1
t1=t11+t12+t13 (3)
式中,t11──滞后时间,t11=l2/c,s;l2──制动阀与制动气室间的距离,m;c──制动液中声速,m/s;t12──由制动气室推杆克服间隙所需位移引起的时间。
t12=(V0+Vs)(0.007l1+0.025l2),s
式中,V0──在活塞或膜片产生任何位移之前需充满的制动气室的容积,m3;Vs──消除间隙所需充满的制动气室的容积,m3;t13──制动管路压力达到储气筒**压力90%所需的时间,s,t13=0.042(l1+l2)(Vs+V0+V2),s,V2──连杆制动阀与制动气室的制动管路的容积,m3。式中未列参数,由此根据给定的条件可得出辅助时间值。
2)制动持续时间t2
制动过程中,制动器开始发生作用至车辆停止所用的时间t2:
t v2 1
t2=∫dt=∫ —dv,s (4)
0 V1 j
式中,V1──制动初速度,m/s;V2──制动末速度,m/s;j──制动减速度,m/s2;
3.1.2 制动距离S
分别由对应于上述制动时间所产生的距离组成。
t13 V2 t
S=(t11+t12+—)V1+,∫ ∫jdvdt,m (5)
2 0 0
式中参数如前所述
3.2 制动时车辆的方向稳定性
由于该车采用多轴转向(第1、2、3、5轴)和多桥驱动(越野行驶时,第1、2、3、5、6轴驱动;公路行驶时,第5、6轴驱动),故在制动过程中为保证良好的方向稳定性,要求做到:
1)防止在干燥路面上以高减速度制动时,后轮过早抱死,失去稳定性。
2)防止在滑溜路面上以低减速度制动时,前轮过早抱死,失去转向能力。
车辆制动过程中,各车轮被利用附着系数(f)与制动强度(q)的关系,可以明确反映出制动过程各工况各车轴的抱死情况,即制动稳定性能。
3.2.1 制动过程中受力分析
制动过程中受力分析力学模型。
3.2.2 确立数学模型
六根桥中,第1和2轴、3和4轴、5和6轴各组成一个独立的油气悬挂系统,通过“释放自由度法”,借助整车受力分析模型建立子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。经分析计算,可以得出该机在各种制动强度(qi)下的各轴轴荷
3.2.3 确定被利用附着系数
各轴在各种制动工况下被利用附着系数(fi)可以用下式来确定:
fi=β(i)×qi×G/Zi (6)
式中,β(i)—第i轴制动力分配系数,i=1,2……6;Zi—第i轴轴荷,N;G—整机重量,N;
3.3 试验及计算结果
汽车起重机制动效能的计算值及试验结果。
利用附着系数计算值及表2试验表明,该机无论在干燥路面或滑溜路面,其方向稳定性均满足要求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